当前位置: 主页 > 主治病种 > 中医儿科 >
中医儿科
小儿支气管肺炎
时间:2015-10-10 10:20作者:admin浏览: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多发育婴幼儿,四季可见,冬春为多。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痰鸣为主症,中医称为“肺风痰喘”、“肺闭咳嗽”等。

【病因病机】

本病系因肺部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以肺炎双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多见。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调,体质虚弱,正气不 足,卫气不固,风寒风湿之邪乘虚犯肺所致。肺合皮毛,开窍于鼻,主司呼吸,外邪由口鼻或皮毛侵邪入体,肺卫首当其冲,肺窍郁闭,肺失宣降,化热浊津成痰, 故见发热、咳嗽、喉中痰鸣、气急、鼻煽等症。肺气郁闭,气血运行不畅,则见口唇青紫。邪毒内陷,阳气虚衰、正不胜邪,则见面色苍白、出汗、四肢厥冷、脉微 欲绝等心阳欲脱之证。痰热炽盛,内陷心包,则见烦躁、嗜睡、神昏、谵妄。“热极生风”则见两目凝视,口噤项强,惊厥抽搐等症。

【诊断要点】

1、可见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在某些急性传染病过程中,患儿发热38-40℃,呼吸转呈急促,咳嗽,鼻煽或点头呼吸,脉象转数,表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状。

2、肺部叩诊可有浊音;听诊可闻呼吸音减低及干湿性啰音。X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多,典型者可见散在斑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片状浸润影,边缘模糊,尤以两肺下野为多,可见阶段性肺不张或肺气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核左移。

3、注意与急性支气管炎、非脓疡等鉴别。

【辩证论治】

(一)风湿闭肺

主证:发热恶风,咳嗽气促,微有汗出,痰黄,面赤唇红,口渴,咽红,尿短赤,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滑数。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化痰

(二)风寒闭肺

主证:发热恶寒,呛咳气急,无汗,口不渴,咳稀白痰,纳差,舌质淡,薄白苔,脉浮紧。

治法:宜肺散寒

(三)痰热闭阴

主证:发病急骤,高热烦躁,鼻翼煽动,痰鸣喘急,张口抬肩,面色发绛,尿赤短,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舌质红绛,脉洪数,指纹青紫。

治法:泻肺,涤痰,定喘

(四)肺阴虚型

主证:干咳痰少,痰液粘稠,常自汗出,倦怠无神,余热未尽,舌质红,唇红,舌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

(五)变证

本病可因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邪轻重不同,而有各种变证;

1、心阳虚衰

主证:高热喘憋,面色苍白或青灰,呼吸浅促,额头冷汗,四肢厥冷,舌苔白,舌质淡,脉微细数,指纹紫黑,透观射甲,见于合并心力衰竭或休克,可有血压下降,肝脏肿大。

治法:回阳固脱

2、邪热内陷

主证: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呼吸困难,两目窜视,抽搐昏迷,舌质红绛,苔黄而干,脉细数。见于合并中毒性脑病。

治法:镇惊息风,清心于窍

【预防与护理】

1、平时注意增强小儿机体抵抗力,常作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阳光;避免受凉,注意随天气变化而增减衣服。传染病流行期间少带儿童到公共场所;集体单位发现有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或服用预防药。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冬天应常通风换气,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夏天暑热可用被单将患儿包好,抱至室外阴凉处乘凉使吸入新乡空气,改善缺氧。

3、风寒闭肺型患儿,服宣肺散寒药物后,可稍加盖被,服热饮食,以助出汗,但应以微汗为宜,避免吹风。

4、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年龄较大患儿可取半坐卧位,较小儿患者可以多抱或定期翻身拍背,以助排痰。喉中痰鸣气急,咳痰不畅,应及时吸痰,防止窒息。

5、防止心力衰竭。如发现心率加快,每分钟140-160次,烦躁不安,冷汗,面色苍白发灰,呼吸困难时,是心力衰竭的表现。此时除给养外,应及时给与针对性处理,

医生介绍

潘剑

潘主任, 新乡潘剑中医 主任,技术精湛,爱心无限!熟知中西医科学知识,擅长中医药防治工作,深入系统学习中医临床知识,工作20年,诊治各类患者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