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主治病种 > 中医内科 >
中医内科
胃炎
时间:2020-03-24 17:21作者:新乡潘剑中医浏览:

 

新乡潘氏中医,服务人类健康!

胃炎.jpg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以胃粘膜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部疾患,反复发作、不规则的胃痛为其主要特征。本病一般属于祖国医学“胃病”范畴。

【病因病机】

本 病的病因病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长期情志不和、饮食失节和寒浊诸邪损伤脾胃所致。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致肝胃气滞, 脾失健运,而见胃时痛、胁胀等;嗜实烟酒、辛辣、煎炸之品,以致湿热内生,耗损胃阴。而因胃闷痛,口干津少等症;寒浊犯胃、过食生冷或久病不愈,损伤脾 阳,中气不足,致脾胃失于运化、统摄,而见胃痛绵绵、倦怠、便血等。

【诊断要点】

1、详细病史,寻找致病因素。如有无急性胃炎史,有无长期嗜食刺激性食物、酒癖;有无服用水杨酸盐类药物;有无营养缺乏,有无口鼻咽腔慢性感染灶,有无长期精神紧张等。

2、根据临床表现以及胃液分析、脱落细胞检查、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等确诊并区分类型,如表浅型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等,病注意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癌变。

3、注意与胃疡病、胃癌、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胆道疾患相鉴别。

【辩证论治】

(一)肝胃气滞

主证:痛胁胀,时作时止,痛无定处,情志不舒,精神紧张时疼痛明显,嗳气频作,食欲减少,或见恶心呕吐、泛酸,舌苔薄白,脉象沉弦,多见于表浅型胃炎。

治法;舒肝和胃。

(二)胃热阴虚

主症:胃隐痛,痛无规律,空腹痛重,得食痛缓,口干津少,心烦易怒,手足心热,或见黑粪,舌红少苔无津,脉细数。多见于萎缩性胃炎。

治法:养阴清胃。

(三)脾胃虚弱

主症:脘痛绵绵。喜热喜按,食后饱胀,面黄肌瘦,神疲懒言,甚或畏寒肢冷,呕血不、便血,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多见于肥厚性胃炎。

治法:补脾健胃

【预防与护理】

1、饮食应易消化、少渣、富于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咀嚼要充分,牙齿脱落者有条件要安装假牙;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不吃零食,忌食肥甘厚味及有刺激性的食物、药物,或腐败变质的食物以及未成熟的水果。

2、彻底治疗急性胃炎和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灶(副鼻窦炎、齿槽脓肿、扁桃体炎等)以及寄生虫(如钩虫、蛔虫、血吸虫)等。

3、保持情志稳定,心情舒畅,力求生活规律,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睡眠要充分。

4、根据需要选用对症药物和健脾胃、解痉剂等。

5、注意观察病情与随访,早期发现溃疡、出血或癌变。

 

潘大夫.jpg

 

潘剑,中医主任医师,中医师,全科医 生,高级心理咨询师,现任新乡市潘氏医疗中医部主任,自幼喜爱医学,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苦心钻研医术多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 年,诊治病例近百万人次,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曾在国家多个医学杂志学术论坛上发表论文近百余篇,精通中医生理学,病理学,针灸学,康复学等各类中医 学科,临床创新意识强,擅长诊治中医各科的疑难杂症。以“传承国药精髓,弘扬国医文化”为己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治病以便民,经济、高效为原 则,真正体现医者父母心!

联  系 人:潘主任  电话:18639097120

Q        Q:877327429  

邮      箱:panjian1970@163.com   

地  址: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段

乘车路线:新乡汽车东站乘15路车,机专站下车向西100米即到;新乡火车站乘52路车,畅岗站下车向东100米即到

          节假日正常接诊!


 

医生介绍

潘剑

潘主任, 新乡潘剑中医 主任,技术精湛,爱心无限!熟知中西医科学知识,擅长中医药防治工作,深入系统学习中医临床知识,工作20年,诊治各类患者数
返回顶部